南開大學:鼓勵科研創新聽講座也能修學分這門“課程”被定名為“問題意識與創新思維系列講座”,每個院系根據不同專業知識的特點必須提供給學生不少于10場講座,內容在適合本科生的知識和能力水 平的前提下,盡量接近科學文化前沿,內容的重點放在“問題的發現”“問題的真偽”“問題意義的判定”以及有關的方法論等方面。
聽講座也能修到學分。南開大學開始實施一項新規定:講座被列為必修課程,學生可在第三學年通過選聽5場以上講座并完成一篇讀書報告,獲得1個學分。
這項新規定是針對自2010級開始的所有本科生設定的。今后,“聽講座”作為每名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,通過者可獲得“科研創新”1個學分。
這門“課程”被定名為“問題意識與創新思維系列講座”,每個院系根據不同專業知識的特點必須提供給學生不少于10場講座,內容在適合本科生的知識和能力水
平的前提下,盡量接近科學文化前沿,內容的重點放在“問題的發現”“問題的真偽”“問題意義的判定”以及有關的方法論等方面。
“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思維的鼓勵和培養,是南開大學為本科階段的學生制定的培養目標?!睂W校常務副校長陳洪說。為避免學生的“批量生產”和“千人一面”,學校允許學生依照各自興趣、需求和時間自主選聽“課程”內容。
“更加靈活的形式、有趣的內容和相對自主權,遠比呆呆地在教室里坐一學期‘照本宣科’更加吸引人?!苯洕鷮W院學生陳家銘說,更令他興奮的是,這樣近距離接觸“大師”的機會更多了。
按照規定,“輪番上陣”的主講人須由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、重要科研項目承擔者、知名學者等擔任。陳洪認為這可以激勵更多知名教授、學者上講臺,來到本科生的教學“一線”。
為了保障學生充分享有和運用這些較好的學術資源,學校還同時規定,將“科研創新”學分列為專業必修范疇,要求學生在第五或第六學期學習并完成。